首页  > 学历解惑  > 以前那些人是怎么留学的

以前那些人是怎么留学的

2025-05-06 13:23:58
风吹过的记忆
风吹过的记忆已认证

风吹过的记忆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以前中国留学生主要通过官派留学和自费留学两种方式出国,具体形式和特点如下:

一、官派留学

幼童赴美留学(1872-1875年)

清末政府派遣幼童赴美国学习,由容闳等官员主持,计划学习15年。这是中国首次官方组织的大规模留学,但仅持续了3年即因清政府召回中断。

庚子赔款资助留学(1901年后)

《辛丑条约》赔款中部分资金用于资助留学生,主要前往德国柏林、英国剑桥、法国巴黎等欧洲国家深造。这一项目规模最大且稳定,涌现出胡适、金岳霖等知名学者。

甲午战争后日本留学(1896年起)

清政府正式将留学日本纳入国家政策,1896年首次派出13名留学生,后逐渐形成常态化机制。日本因明治维新后的教育优势成为热门选择。

二、自费留学

家庭支持与变卖家产

部分家庭通过变卖家产或亲友资助筹集资金,例如巴金曾向大哥借款赴法国留学。自费留学在甲午战争后兴起,日本低学费成为主要吸引力。

勤工俭学(一战后)

一战期间法郎贬值,赴法勤工俭学成为热门选择。学生通过工作抵消学费,同时学习西方知识,成为当时社会风尚。

三、其他特点

留学目的地的演变:

早期以美国为主,后因日本成功转向日本,再逐渐扩展至欧洲。

政策推动与社会观念变化:清末废除科举后,留学成为新兴职业路径,激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