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就业救援月活动总结怎么写

就业救援月活动总结怎么写

2025-05-14 04:30:51
‌慧心园丁‌
‌慧心园丁‌已认证

‌慧心园丁‌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关于就业援助月活动的总结,可参考以下结构进行撰写:

一、活动背景与目标

根据市、县人社局及残联相关文件要求,结合辖区实际情况,明确以“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送温暖”为核心目标,重点服务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残疾登记失业人员等群体。

二、主要工作措施

政策宣传与覆盖

- 通过社区公告栏、宣传手册、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劳动保障政策及援助月活动内容,累计发放宣传资料超过XX份。

- 组织残疾人专场招聘会1次,覆盖企业18户,提供保育员、电工等岗位10个。

精准帮扶与对象认定

- 对辖区内的就业困难人员、残疾登记失业人员进行实名登记,建立动态管理台账,确保政策精准落实。

- 开展入户走访服务,累计服务家庭18户,为2户残疾家庭安置公益性岗位。

岗位对接与就业服务

- 与辖区企业合作,提供10余个就业岗位,组织面试并协助签订劳动合同,帮助121人享受政策扶持。

- 为灵活就业人员推荐周边企业,并协助办理社会保险补贴,覆盖“4050”人员3人。

三、活动成效

政策知晓率提升:

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宣传方式,援助对象对就业政策的知晓率提高20%。

就业援助覆盖面扩大:累计为25人推荐就业,121人享受政策扶持,3家企业获得财政补贴。

长效机制建立:建立帮扶责任制度,实现“一对一”帮扶和“送岗位上门”服务,确保政策长效性。

四、经验与反思

宣传需多样化:未来需结合短视频、直播等新型宣传手段,提高覆盖面和吸引力。

服务需精准化:需进一步细化对象认定标准,提高帮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部门协作强化:建议加强人社、残联与企业的联动,形成政策落实的合力。

五、下一步计划

持续关注就业困难群体动态,定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拓展就业渠道,并探索建立社区就业服务站,形成常态化援助机制。

(注:具体数据需根据实际活动开展情况调整,建议图文结合展示活动现场、政策咨询记录等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