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考小黄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关于已签署的就业协议,根据不同情况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协商解除协议
若未开始工作或仅完成初步手续(如面试、培训),可协商解除协议。需签订书面解除函,明确解除原因及后续事项。
承担违约责任
若已参与工作或协议中有关于违约金的条款,需按约定支付违约金。若因自身原因违约,通常无法免除责任。
二、等待入职
若协议中明确约定了入职时间,可先履行协议条款,入职后再考虑后续职业规划调整。
三、特殊情形处理
用人单位违约
若用人单位未按协议提供工作条件或存在其他法定解除情形,可依据《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协议,并要求赔偿损失。
协议无效情形
- 欺诈或胁迫:
若协议签订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可主张协议无效。
- 重大误解:因重大误解签订协议,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
四、注意事项
协议条款审核:签订前务必仔细阅读条款,避免因模糊约定引发纠纷。
学校政策咨询:部分学校可能要求协议签字后不得随意变更,建议与校方沟通确认。
档案与工龄计算:协议中通常会明确档案转移及工龄计算方式,需按约定办理。
建议优先通过协商解决,若协商失败可结合法律途径维权。处理过程中需保留好沟通记录及证据,以支持自身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