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搏奋斗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汨汨”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一、作为水名
汨是汨罗江的上游河段名称,发源地为湘赣交界处,流经湖南省,是屈原投江的所在。该名称与“罗水”(或称“汨水”)合流后称为汨罗江。
二、作为象声词
水流声音
形容水或其他液体持续流动的声音,如“江水汨汨”。例如:
- 寒山《诗》之八八:“不肯信受寒山语,转转倍加业汩汩。”(形容思绪纷乱)
- 王羲之《用笔赋》:“没没汩汩,若濛汜之落银钩。”(比喻书法笔势)
三、其他含义
沉没、沦落
表示物体下沉或人境遇凄惨,如“汨没”。例如:
- 《新唐书·萧嵩传》:“嵩汩汩未仕,人不之异。”(形容萧嵩久未为官)
治理水患
古代指治理水流,如《孔安国书序》中的“作汨作”。
四、补充说明
读音争议:
部分资料提到“汨”可能读作lěi,但高权威资料均确认读作mì。
文化引申:在文学作品中,“汨汨”常被赋予象征意义,如屈原投江后形成的文化意象。
综上,“汨汨”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既可能是对汨罗江的称呼,也可能是对水流声音的拟声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