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汉字的编码涉及多个层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一、编码体系分类
- Unicode:
目前全球最广泛使用的汉字编码标准,为所有字符(包括汉字)提供唯一标识符,支持多语言文本交换。
- UTF-8:Unicode的一种实现方式,采用可变长度编码,兼容ASCII码,节省存储空间。
- GB码(国标码):
中国国家标准,主要用于简体中文字符的存储和交换,采用双字节编码(如“啊”为B0A1)。
- GBK:扩展的国标码,增加对繁体中文及生僻字的支持。
- ASCII码:
仅支持128个字符(0-127),主要用于英文字符和基础符号,不支持汉字。
二、编码结构特点
内码(存储码):汉字在计算机内部以二进制形式存储,如国标码需加0x20转换为内码(例如“啊”的内码为B0A3)。
外码(输入码):用于用户输入,包括全拼、双拼、拼音码等。
交换码:不同系统间传输的标准编码,如Unicode码。
三、应用场景示例
通过Unicode或UTF-8编码实现多语言兼容性。
国标码或UTF-8码用于保存中文文本。
拼音码或全拼输入法将汉字转换为内码。
四、总结
汉字编码体系从国际通用到国家标准,覆盖了存储、传输和输入等多个环节。实际应用中, Unicode因兼容性强、覆盖范围广,成为主流选择,而 GB码仍在中国大陆地区具有广泛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