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历解惑  > 高考综合加分是什么意思

高考综合加分是什么意思

2025-05-24 03:00:31
面试李组长
面试李组长已认证

面试李组长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高考综合加分是指在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中,对符合特定条件的考生,在计算其高考成绩时给予的额外分数优惠政策。该政策旨在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并为具有特殊才能或条件的考生提供更多录取机会。具体可分为以下两类:

一、政策性加分(照顾性加分)

民族政策加分

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可加5分。

退役军人加分

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加20分;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加10分。

少数民族考生加分

部分省份对少数民族考生有专项加分政策,具体分值因地区而异。

其他特殊群体

如烈士子女、残疾人等,依据地方政策可能获得额外加分。

二、特长类加分(鼓励性加分)

学科竞赛获奖

参加全国性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并获奖的考生可获5-10分。

体育特长

持有省级及以上体育竞赛冠军或二级运动员证书的考生可加10-20分。

艺术特长

在省级及以上艺术比赛获奖或取得突出成绩的考生可获5-15分。

其他成就

包括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社会公益等领域的突出表现。

三、加分政策特点

分省差异:

具体加分项目、分值及条件由各省教育考试院根据本省教育资源和社会需求制定,存在较大差异。

录取方式:加分通常以“加分投档”或“高校审查录取”两种形式实施。

改革趋势:近年来多地逐步减少加分项目,强化综合素质评价,未来可能进一步优化加分机制。

建议考生关注本省《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目录》及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最新政策文件,以了解具体加分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