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海幻梦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高考提档中的“档”指的是考生档案。具体来说,提档是高校招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涉及以下要点:
高校根据招生计划和考生分数,调阅考生的纸质档案(含成绩单、体检报告、综合素质评价等)进行资格审核和录取决策。
录取依据
提档以考生的 招投总分(高考分数+政策性照顾分)为依据,与高校公布的 录取分数线并不完全一致。例如,本科一批院校的提档比例通常为1:1.2,即每120名考生中录取100名。
提档线与录取线的区别
提档线是高校调阅档案的最低分数线,而录取分数线是考生实际被录取的分数线。考生需满足提档线要求,但最终是否录取还需结合专业志愿和调剂情况综合判断。
调档比例与退档机制
各地高校根据招生计划确定调档比例(如1:1.1或1:1.2),超出部分档案将退回省级招生考试院。部分专业(如艺术类)的调档比例可能更高。
提档的意义
提档是考生进入理想高校的必要条件。如果考生分数未达提档线,档案将无法被目标高校提取,需关注该校的补录通知或考虑其他院校。
总结:
提档是高校根据考生综合表现筛选档案的过程,考生需关注招生计划、分数排名及专业调剂等因素,确保满足提档条件以增加录取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