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未停步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志愿投档线是高考录取过程中的关键分数线,其定义、作用及与录取线的区别如下:
一、定义
投档线(投档线/调档线/提档线)指 省招办按招生计划比例(通常100%-120%)自动统计形成的最低投档分数,用于筛选考生档案进入高校。具体规则为:
以院校为单位,统计所有填报该校且成绩达到控制线以上的考生,按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取排名最后一位或对应排位的成绩作为投档线。
通过计算机自动统计得出,反映考生在该校的竞争程度。
二、作用
只有成绩≥投档线的考生,其档案才可能被投到对应高校。
投档线是高校接收考生的最低分数线,而录取线是最终被该校录取的最低分数。
三、与录取线的区别
投档线:高校接收考生的门槛线,可能高于或等于录取线(如1:1.2投档比例时,投档线可能高于录取线)。
录取线:考生被正式录取的最低分数,仅对已投档考生有效。
四、注意事项
退档风险:即使投档成功,也可能因不服从调剂、身体原因等被退档。
平行志愿影响:同一专业组内,投档线由全省排名决定,不同专业组投档线独立计算。
综上,投档线是考生进入高校的“敲门砖”,需结合自身成绩、招生计划及志愿策略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