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历解惑  > 高考地理核心能力是什么

高考地理核心能力是什么

2025-05-13 10:18:58
雨后初晴
雨后初晴已认证

雨后初晴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高考地理核心能力是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的,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地理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人地协调观

核心内涵

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形成尊重自然规律、追求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念。

核心素养

- 分析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如资源开发、城市化、环境污染等);

- 评价人地矛盾的成因及解决措施(如生态修复、绿色能源应用等);

- 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

二、综合思维

核心内涵

运用地理要素关联、时空演变、区域差异等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复杂地理问题。

核心素养

- 元素综合:分析自然与人文要素的相互作用;

- 空间思维: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区位特征;

- 时间思维:揭示地理现象的演变过程及规律。

三、区域认知

核心内涵

以区域为单位,综合分析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组合特征及区域差异,形成区域认知体系。

核心素养

- 区域特征描述:准确概括自然地理特征(如地形、气候)和人文地理特征(如人口分布、产业布局);

- 区域差异分析:解释不同区域形成机制及发展差异;

- 区域发展评价: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策略。

四、地理实践力

核心内涵

通过地理调查、实验、建模等实践活动,培养获取、处理、应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核心素养

- 信息获取与处理:熟练运用地理图表(如等高线、剖面图)提取有效信息;

- 实地考察:设计调查方案并分析数据,解决实际地理问题;

- 创新能力:运用地理原理解决新问题(如模拟环境变化)。

补充说明

高考地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地理图表是核心载体,要求学生掌握读图、记图及信息加工技能。通过系统学习与实践训练,学生需形成地理学科的思维方式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