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旧高考是中国教育体系中的一种考试模式,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考试科目设置
旧高考采用 文理分科制度,考生需在高中阶段选择文科或理科方向学习,文科生考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理科生考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
科目组成
- 文科:
语数英+政治/历史/地理
- 理科:语数英+物理/化学/生物
二、考试形式与时间
旧高考以 笔试为主,主要考察学科知识水平,未涉及口语或综合素质评价。
考试时间
具体时间因省份而异,但通常在 6月7-8日完成全部考试。
三、录取方式
分数录取
采用 分科排名录取,即根据考生在文理科考生中的位次进行投档,未涉及综合素质评价。
四、其他特点
目标导向
侧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掌握,较少体现高校专业需求的多样性。
改革背景
旧高考模式自1977年恢复实施后,长期沿用,2024年前后仍有部分地区(如四川、陕西等10个省)采用该模式。
五、与新高考的对比
新高考在科目选择、录取方式等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例如:
科目组合多样化:
新增选考科目(如物理、历史、地理等),实行"3+1+2"模式;
录取综合化:结合学业水平考试、高考成绩及综合素质评价。
以上信息综合了多省高考制度的基本特征,具体细节可能因地区政策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