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梦境编织者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根据2024年相关教育信息,全国已有超过30所高校开通人工智能通识课,具体情况如下:
一、北京市属高校
人工智能通识课全覆盖
北京市属公办本科高校自2024年秋季学期起实现人工智能通识课全覆盖,近5万名大一新生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学习,课程包括“人工智能导论”“人工智能算法基础”等必修课,以及多所高校的辅修专业和水平考试(如北理工、中石油大学等)。
其他高校相关举措
- 北航开设200门相关课程,建设323间智慧教室;
- 清华大学通过“AI大课”拓展行政管理专业视野。
二、天津市
面向全市高校开放3门市级人工智能通识课,与北京同步推进。
三、其他省份高校
浙江大学
自2024年秋季学期起在大二及以上本科生中开设人工智能必修课程,构建“1+X+Y”课程体系,涵盖计算机基础、算法理论等核心内容。
南京大学
作为全国先行者,2024年秋季学期面向全体新生推出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要求必修学习,并探索与学科融合的实践路径。
复旦大学
在行政管理专业开设“AI大课”,系统梳理全球AI政策与发展方案,课程内容与专业实践结合。
浙江工商大学
建立全省高校通识教育学习共同体,开设200+门课程,涵盖人工智能、法治思想、海洋科技等领域。
四、其他地区高校
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也明确将人工智能纳入通识必修课程。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要求学生修满18门通识课,涵盖人文、科技、国际关系等多元内容。
总结
目前全国多所高校已开通人工智能通识课,覆盖范围从一线城市到重点高校,课程形式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及跨学科体系。未来更多高校将跟进,推动人工智能教育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