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民国时期成立的大学数量存在不同统计口径的差异,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国立大学数量
多个来源显示,民国时期官方认定的国立大学为 31所,包括:
- 北京: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
- 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后拆分为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
- 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暨南大学
- 武汉:国立武汉大学
- 其他:燕京大学(教会创办)、国立浙江大学、国立暨南大学等
其他统计口径差异
- 有资料将国立中央大学拆分后的9所高校(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单独计算,或包含其他类型高校(如燕京大学),导致总数达到35所
二、高等教育机构总数
若将私立大学、独立学院等全部类型高校统计在内,民国时期高校总数超过 59所(1935年数据)。例如:
国立大学:
31所
私立大学:25所
独立学院:23所
专科学校:20所
三、重点说明
国立中央大学:1927年成立,后拆分为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多所高校,其影响力延续至今
西南联合大学:由国立中央大学、国立云南大学、国立四川大学合并组建,未单独列为国立大学
区域分布:北京、南京、上海、天津等地高校集中,如北京3所、南京3所、上海3所
四、历史背景
民国时期高校数量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因素影响。例如,南京作为国民政府首都,高校数量显著多于其他地区。此外,战争时期高校合并或停办现象普遍,如国立第二中山大学(1927年停办)。
以上数据仅供参考,具体数量需结合研究需求进一步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