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历解惑  > 高考召集志愿是什么

高考召集志愿是什么

2025-05-08 19:46:52
公考小黄
公考小黄已认证

公考小黄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高考征集志愿是指在每批次第一志愿录取结束后,因招生计划未完成而开放的第二次志愿填报机会。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基本定义

时间节点

在各批次(如本科一批、二批等)第一志愿录取完成后,若高校招生计划未达到指标,则启动征集志愿程序。

参与对象

仅限未被第一志愿录取且分数达到该校省控线的考生。

核心作用

为落选考生提供第二次填报志愿机会,增加录取可能性。

二、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

信息获取

省教育考试院会通过官方渠道(如官网、招生办平台)公布缺额院校及计划数,考生需及时关注。

填报规则

- 批次限制:

仅能填报本批次未招满的院校,且需符合该校剩余计划的专业要求。

- 时间节点:通常在下一批次录取开始前完成填报。

- 志愿顺序:遵循“先填报优先”的原则,与普通志愿并行。

填报策略

- 分数定位:

结合自身分数、位次及往年录取数据,优先选择缺额较大、录取门槛较低的学校。

- 专业选择:可尝试往年未录满的专业,或结合兴趣和职业规划综合考量。

- 风险规避:避免因对高校或专业了解不足而盲目填报,建议咨询老师或学长学姐。

三、与其他志愿填报的区别

普通志愿:仅限第一轮填报,未录取则进入下一批次录取流程。

征集志愿:属于第二轮填报,专门为未满足招生计划的高校开放。

降分政策:部分院校在征集志愿时可能降低分数线(通常5-20分),但需以当年招生计划为准。

四、典型场景示例

某省一本批次录取结束后,某高校因报考人数超出计划10人,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缺额5个。未被第一志愿录取且分数达标的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内填报该高校志愿,增加被录取机会。

五、总结建议

征集志愿是高考录取的重要环节,考生需充分了解本省招生计划、缺额院校及专业,结合自身情况制定策略。建议提前咨询学校招生办或老师,熟悉填报流程及注意事项,以提高录取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