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吹过的记忆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目前全国范围内的新高考方案以"3+1+2"模式为主流,部分地区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以下是具体解析:
一、核心模式与科目设置
- 必考科目:
语文、数学、外语(含听力)
- 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二选一)
- 再选科目: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2门
- 成绩构成:总成绩750分,其中统一高考3门科目按原始分计入,3门选考科目按等级分计入
- 科目组成:
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思想政治/技术7门中选3门
- 成绩构成:总成绩750分,统一高考3门科目按原始分计入,3门选考科目按等级分计入
- 适用地区:目前仅云南、内蒙古、河南、四川、云南、陕西、青海、宁夏8个省份实施
二、其他关键改革
- 普通类本科提前批次不再区分一本、二本,设置45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组内可填报6个专业
- 艺术类、体育类按专业类别单独录取,实行平行志愿
录取机制
- 采用"两依据、一参考"机制:依据统一高考和学业水平选考科目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
- 特殊类型招生(如强基计划、专项计划)按专项计划录取规则执行
教学与管理
- 推广走班制教学,满足学生自主选科需求
- 高中阶段加强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科学选科
三、地区差异与注意事项
北京:
综合素质评价占比30%-40%,班主任推荐、社会实践等纳入评价体系
上海:强化学科与职业导向,部分专业要求特定选科组合
广东:建立多元评价机制,学业水平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并重
建议考生结合自身兴趣、职业规划及高校专业要求,参考省级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招生计划和学科设置,必要时咨询学校或老师制定个性化选科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