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境外留学时间的计算需结合多个维度,具体规则如下:
一、时间计算的基本原则
以学生获得留学签证并首次出境的日期为准,或按学校要求以入学Offer日期、到达目的地并开始上课的日期为准。
结束时间
以成绩单上课程结束的日期为准,或以学生毕业典礼结束时间为准。
学习天数的计算
仅计入实际学习天数(如课堂时间、实验室工作等),早出晚归、假期及周末未入境的时间不计入。
二、关键影响因素
学期与假期
- 学期内的所有天数(含寒暑假)均计入留学时间,但需扣除回国探亲、旅游等非学习活动的时间。
- 若课程结束后仍有实习、工作等经历,这些时间不计入留学时间。
出入境记录
- 以护照或签证记录的出入境时间为准,单次短期离境(如旅游)不扣除,但连续离境需累计扣除。
特殊情况处理
- 语言/预科课程:
若课程在留学期间开始且未中断,计入留学时间。
- 多次出入境:需结合Offer、成绩单及出入境记录综合判断。
- 疾病/紧急情况:因短期离境(如就医)导致的学习中断,通常不计入留学时间。
三、注意事项
不同国家或学校可能对时间计算有特定规定,建议提前咨询目标院校的官方文件或使领馆。
记录与证明
建议妥善保存出入境记录、成绩单、课程大纲等材料,以备后续学历认证或移民申请。
四、时间跨度的示例
以本科留学为例,若从2024年9月入学,2028年6月毕业:
总留学时间:
3年9个月(含3个学期及寒暑假)。
若期间有1次3个月短期旅游(如2025年7月-8月),则实际留学天数为3年6个月21天。
通过以上规则,可系统计算留学时长,为移民、回国签证或学历认证提供准确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