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山倡导者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我国高考志愿填报模式主要由两种方式构成,具体如下:
一、基本投档模式
- 原则:
分数(位次)优先、遵循志愿
- 操作方式:将考生按高考成绩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检索考生填报的平行志愿,先匹配到投档缺额的志愿即停止检索。每位考生最多有一次被投档机会,投档成功后不再考虑后续志愿。
- 原则:
志愿优先、遵循分数
- 操作方式:考生填报多个按顺序排列的志愿(如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等),投档时优先录取第一志愿,若第一志愿未录取则检索第二志愿,依此类推。部分省份将此模式称为“传统志愿”。
二、志愿填报形式
- 最常见的志愿填报形式,考生填报高校后选择专业。
院校+专业组
- 新高考改革尝试形式,将高校按学科组合成专业组,考生填报专业组后对应院校,体现专业匹配度。
专业(类)+院校
- 少数省份采用的形式,考生先选专业(类),再填报院校。
三、补充说明
志愿级差:
部分省份(如艺术类)实行级差录取,常见为30-50分。
填报策略:建议采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策略,避免因志愿顺序不当导致滑档。
以上模式及策略需结合考生分数、兴趣和职业规划综合选择,建议通过官方渠道或专业辅导进一步确认具体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