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夜思念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2020年新高考是指中国自2019年起全面推行的新一轮高考改革,其核心特点为 "3+3"选科模式,并逐步扩展至全国范围。以下是具体解析:
一、基本模式构成
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为必考科目,满分各150分,总分为450分。
选考科目
学生需从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6门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满分各100分,总分为300分。
二、改革意义与特点
取消文理分科
传统文理分科模式被打破,学生可根据兴趣和职业规划自由组合科目,例如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地率先实施。
赋分制改革
选考科目采用等级赋分制,成绩按比例转换为100分制,缓解了"一科拉分"现象,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
扩大录取渠道
部分高校开始探索"3+1+2"模式(如上海市),学生在6门科目中选1门基础科目(物理/历史),再选2门科目,进一步优化录取机制。
三、实施范围与进展
首批试点省市:
2019年6月19日,国家发布《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北京、天津、山东、海南成为首批试点。
全国推广:2020年,全国共有13个省份(含上海)全面实施"3+3"模式,2022年基本覆盖全国。
四、对考生的影响
选择权增强:学生可根据自身优势科目和职业规划灵活选科,例如将物理与历史组合。
综合素质评价:部分省份将学业水平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结合,形成"3+3+X"评价体系。
总结
2020年新高考以"3+3"模式为核心,通过取消文理分科、实行赋分制和扩大选科范围,旨在促进教育公平、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并为高校选拔多元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