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吹过的记忆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关于大一体育分数的组成,不同院校的评分标准可能存在差异,但综合多来源信息,主要构成部分及评分方式如下:
一、常见构成部分
包括考勤(旷课扣分、迟到早退)、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参与课堂活动(如竞赛、俱乐部活动)等。
期中考试分数(20%-30%)
采用百分制,重点考察学生对体育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期末考试分数(20%-30%)
通过理论考试或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体育技能的掌握情况。
二、具体评分细则(部分院校示例)
考勤:
旷课1次扣2分,迟到/早退各扣1分,病事假扣1分。
课外活动:参加校级或院系组织的体育竞赛、俱乐部活动每次加1分。
身体素质与技能:通过体质测试(如耐力、力量等)和专项技能考核,总成绩100分(如身体素质30分+专项技能70分)。
三、成绩等级划分
总成绩分为A(85-100分)、B(75-85分)、C(60-75分)、D(50-60分)、E(30-50分)五个等级。
四、注意事项
部分院校将体测成绩直接计入体育总成绩,若体测不合格则体育课程不及格。
如跳绳测试,男生满分180次,女生满分172次,按就低原则取整。
建议考生查阅本校《大学体育》课程手册或咨询教务部门,确认具体评分细则。
以上内容综合了体育课程评价的常见模式,具体以所在院校官方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