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耐性与骨气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氨水质量分数越大,密度越小的现象可以通过以下原因解释:
一、分子间作用力与氢键的影响
氨气与水的相互作用
氨气($NH_3$)溶于水时,主要形成一水合氨($NH_3 cdot H_2O$),同时有少量电离生成铵根离子($NH_4^+$)和氢氧根离子($OH^-$)。但电离程度极小,因此溶液中主要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即氢键。
氢键的增强效应
随着氨水浓度的增加,单位体积内氢键网络更加密集。氢键具有方向性,大量氢键会限制分子运动,导致溶液体积膨胀,从而降低密度。
二、溶液密度的特性
密度与溶质分子量的关系
一水合氨的相对分子质量(34.07)小于水的相对分子质量(18),根据“溶质分子量小于溶剂分子量时,浓度越大密度越小”的规律,氨水浓度越高,密度越低。
浓度与体积膨胀的平衡
氨气溶解时体积膨胀显著(约700倍),当溶质浓度较高时,体积膨胀对密度的影响更显著,导致整体密度下降。
三、实验数据支持
0℃时,10%氨水密度为0.96 g/cm³,接近液氨密度0.638 g/cm³;
浓氨水密度趋近于液氨,但始终大于水。
总结
氨水质量分数越大,密度越小的现象是分子间氢键作用和溶液体积膨胀共同作用的结果,符合“溶质分子量小于溶剂分子量时,浓度与密度负相关”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