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导师老郭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高考安检的禁止携带物品主要包括以下几类,需特别注意:
一、明确禁止的物品
手机、智能手表、手环、电子存储设备、无线接收器等具有信息传输功能的物品一律禁止携带。
金属物品
金属手表、金属手镯、项链、发卡、腰带、拉链、钥匙、硬币、指甲刀等金属材质物品无法通过安检门,需提前拆除或更换。
文具类违规物品
涂改液、修正带、自备文具(非指定统一提供)等可能被视为作弊工具。
其他物品
包括保温杯(需提前报备并接受检查)、饮料(需使用透明包装)、发饰、内衣搭扣等易含金属或隐藏信息的物品。
二、注意事项
提前准备
考前需确认携带物品符合考场规定,避免因疏忽违规。建议使用透明包装的饮料和水杯,并提前向监考老师报备。
特殊物品处理
- 若佩戴金属饰品,可选择无金属材质的替代品(如塑料饰品)。
- 植入物(如人工耳蜗)需提前告知考务人员。
考场规则
违规物品即使是无意携带,也可能会被没收并视为作弊,导致成绩作废甚至法律责任。因此需严格遵守“2+1安检”流程(两次人工安检+一次智能安检)。
三、违规后果
成绩作废:
所有违规物品均会被没收,相关科目成绩作废。
法律责任:部分严重违规行为(如故意携带手机)可能面临刑事处罚。
建议考生以官方发布的《高考考生禁止携带物品清单》为准,并提前与考场工作人员确认最新规定,避免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