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高考分数的构成与计算方式如下:
一、总成绩构成
包括语文、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每科满分150分,采用 原始分计入总成绩。
选考科目
根据新高考改革,考生需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中选择3门科目(文理科科目组合不同)。
- 物理/化学/生物:
采用 等级赋分制,以全省排名比例确定等级,对应分数区间为100-40分(共21个等级)。
- 政治/历史/地理:同样采用等级赋分制,但等级划分可能略有差异(如A等15%、B等35%等)。
二、具体计算方式
统一高考科目总分为450分(语数英各150分)。
选考科目总分为300分(等级赋分后)。
- 例如:某考生物理80分(全省排名37%-43%),对应的等级赋分可能为76分。
总成绩计算公式
$$总成绩 = 450分(语数英) + 300分(选考科目等级分)$$
- 若总成绩满分为750分。
三、其他注意事项
等级赋分特点
- 不再以卷面分数直接计算,而是根据考生在全省的排名比例赋予分数,确保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的公平性。
- 例如:全省排名前1%的学生赋100分,2%赋97分,依此类推。
政策差异
- 部分省份可能采用线性赋分或标准化赋分,但等级赋分是当前主流方式。
录取参考
- 高中阶段成绩(含选考科目等级分)与综合素质评价共同作为高校录取的依据。
四、示例计算
某考生语文120分、数学130分、英语110分,物理80分(全省排名37%-43%),政治90分(全省排名5%):
统一高考科目总分为:120 + 130 + 110 = 360分
物理等级赋分为76分
政治等级赋分为100分
选考科目总分为:76 + 100 = 176分
总成绩为:360 + 176 = 536分(满分750分)
以上内容综合了新高考改革后的主流计分方式,具体细则可能因省份政策略有差异,建议考生以所在省份教育考试院发布的官方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