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老师求职指导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关于“三新”背景下的高考,综合相关信息整理如下:
一、核心概念
“三新”指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旨在通过系统性改革提升教育质量和适应性。
二、具体内涵
以2019年启动的普通高中新课程为基础,涵盖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体系,强调学科核心素养(如关键能力、必备品格、正确观念)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教材
从2022年起在四川等地使用全国统编高中教材,2024年推广至全国。新教材内容更新,注重情境化教学和核心素养培育,与课程标准深度绑定。
新高考
改革考试招生制度,建立“两依据、一参考”机制:
- 两依据:
以统一高考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录取依据;
- 一参考: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招生的参考依据(如道德品质、社会实践、艺术素养等)。
三、主要目标
促进教育公平:通过综合素质评价减少分数焦虑,为不同地区、学校学生提供更均衡的升学机会;
提升学生能力:强化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推动教育质量:通过课程改革和多元评价体系,促进高中教育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四、课程结构特点
科目设置:包含国家课程(如语数英等)和校本/特色课程,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构成高考主要命题范围;
学业水平考试:作为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估学生在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实施意义
“三新”改革通过三位一体的协同机制,构建了更加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既关注知识技能,又重视过程与能力,为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