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高考投档是高校录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核心含义和流程如下:
一、基本定义
高考投档指 省招生办根据考生分数、志愿填报及招生计划,通过计算机系统将考生档案按规则投放给高校的过程。这一环节是考生被高校录取的起始步骤,但并不意味着考生已被正式录取。
二、核心原则
全省考生按分数从高到低排序,投档时依据考生的全省排名逐一匹配招生计划。例如,某高校计划录取100人,投档时先录取排名前100名的考生,直至完成招生计划。
分数与志愿匹配
- 平行志愿:
考生填报多个志愿,高校按志愿顺序录取,投档时优先考虑第一志愿,若第一志愿未录取则转向第二志愿,依此类推。
- 非志愿投档:部分考生因分数未达到志愿院校要求而未被录取,其档案仍可能被其他有缺额的院校录取。
三、流程与状态
考试成绩公布后,考生填报志愿,省招生办将考生档案按规则投递至高校。
院校阅档与录取
高校收到档案后进行审核,判断是否符合投档条件。若符合则进入录取程序,若不符合则退档。
录取结果
录取分为 预录取和 正式录取两个阶段。预录取仅表示考生档案已进入高校审核,但尚未最终录取;正式录取则完成所有审核流程。
四、注意事项
投档线与排位:
不同高校、专业存在投档线差异,且同一院校不同专业也有各自分数线。
信息查询:考生可通过省级教育考试院官网或高校官网查询投档状态。
风险提示:若多次查询显示"已投档"但未收到录取通知,可能是院校退档或招生计划调整,需及时联系高校确认。
五、总结
投档是高考录取的"入口",但录取结果还需经过院校专业审核。考生需关注分数、志愿匹配度及投档规则,同时做好两手准备:一是在投档线内选择多所院校增加录取机会;二是在校期间关注招生计划调整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