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梦境编织者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安徽省高考分科模式自2017年起逐步改革,目前实行的是 "3+1+2"模式,具体特点如下:
一、科目构成
包括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采用全国乙卷,分值各150分。
选择性考试科目
- 首选科目:
考生需在物理和历史中选择1门。
- 再选科目: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
二、分科时间与成绩
考试时间:选择性考试安排在每年6月7日至9日进行。
成绩等级:采用五级赋分制,将考生在6门科目中的表现分为A、B、C、D、E五个等级,对应分数范围30-100分。
合格要求: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科中需至少合格2科才能参加该科目的选择性考试报名。
三、录取规则
- 综合成绩由统一考试科目成绩(450分)与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300分)按比例组合。
- 具体计算公式为:
$$text{综合成绩} = frac{text{统一考试科目成绩} times 75% + text{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 times 25%}{text{选择性考试科目满分} times 25%}$$
例如:某考生统一考试420分,选择性考试280分,则综合成绩为:
$$frac{420 times 75% + 280 times 25%}{300 times 25%} = 490 text{分}$$。
排名与志愿填报
- 按综合成绩从高到低排序,若分数相同,则依次参考语文、数学单科成绩、外语单科成绩、首选科目单科成绩、再选科目单科成绩等。
- 高校根据招生计划和考生分数进行录取。
四、改革意义
增加选择空间:
考生可根据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科目组合,避免传统文理分科的局限。
科学选才:通过等级赋分制,降低分数段竞争压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历史沿革
2017年秋季入学高一学生开始实行"文理不分科"模式,但选择性考试仍采用"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结构。
2024年全面实施新高考改革后,分科模式调整为"3+1+2",并于2025年正式实施。
以上信息综合了安徽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最新政策文件及权威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