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考试管理  >  等效分换算方法

等效分换算方法等效分换算方法

考试成绩 2025-05-25 06:54:33 已浏览:116次

问题描述:

等效分换算方法,在线求解答

最佳答案

2025-05-25 06:54:33

精选答案


流年如水 已认证
学生时代的每一天都是宝贵的,每一次努力都值得珍惜。老师相...

等效分的概念这里所谓的“等效分”,就是“相当于~~的分数”,非常好理解。

比如说这次海淀期末,理科600分,等效13年高考628分、12年高考570分,就是说按照难度系数、考生分数分布结构等,如果这次考试是600分的成绩,那要放在13年高考中,大概是相当于考了628分,要是12年比较难的情况下,那相当于是考了570分。“等效分”,不仅可以纵向等效,也可以横向等效;不仅可以和高考分大等效,也可以在区县分数之间、几次模考之间做小等效。只要是这次考试,相当于另外某一次考试的成绩,都可以看做广义的等效分。为什么引入等效分为什么引入等效分呢?其实大家平时用绝对分数,用排名,但心里其实也有这个概念。我自己呢,是因为绝对分数的不准确性、排名的不便利性和误差,根据需要,在应用中渐渐引出了“等效分”,然后逐步发展的。当然,今后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绝对分数为什么不准确呢?这个咱们都知道的,每次考试难度系数不一样,绝对分数基本上说明不了什么问题,相对分数(差值)意义更大一些,比如和平均分比、和最高分比最低分比。更好的看待问题,还得和排名结合。那排名有什么问题吗?没有,如果是平时考试,想知道孩子的水平和位置,看排名及其变化,基本上就行啦。但是在高考报名定位中,排名非常不便利,还有误差。先说说排名的不便利性,我们能得到的往年高校录取结果(如大厚本),是以分数结果呈现给我们的,按照现在比较常用的“排名法”报考的话,我们一般要参照当年的考生分数分布结构,将高校录取分数,折算出市排名,然后再看我们的排名在什么位置,来对比。如果我们要多看几所学校、多看一些专业的话,就要将这些关注的学校和专业,录取的分数转换为市排名,标注在大厚本上,非常不便利,也不直观。然后再说说排名的误差。每年的高考生源数量、招生计划是不一样的,这就意味着用绝对排名做参考也是不行的。比如说12年北京理科高考报名人数是45494人,一批次招生计划是13761人,最后高考划出的一批线,上线人数是18121人;13年高考报名人数是46455人,一批次招生计划12651人,最后高考划出的一批线,上线人数是16923人;13年一批次上线比12年少出1200人。换一种说法,在12年考出市排名18000名,就能上一本了,13年考到18000名,就上不了一本了。在二本这个层次上,排名的误差就更大一些。排名误差的另一个场景,是考生结构、缺考人数等的影响。比如说我们期末考了区里500名,如果不考虑所有考生成绩波动的话,高考我们还是区里500名吗?肯定不是,因为期末有一部分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参加考试。但高考不管什么原因,他都不会缺席了,要参与排名了。所以我们的期末500名,要放在高考的话,可能是600名。但分数不会变,还是这个分数。综合以上原因,逐步引进形成了“等效分”这个概念,方便应用、缩小误差。个人应用最早版本,叫的是“对应当年高考分数”,出现在《12年高考西城一摸换算》 ;变式应用,出现在《13年海淀期中》,名称是“对应排名换算期末成绩”;正式出场,是在《13年东城一摸》,使用该名称,“等效往年高考分”;然后,概念完善,《13年高考成绩,“等效往年高考分”》,修正了等效换算法;现在是全面应用阶段,14年高考,海淀期中开始~至此,“等效分”这个概念已经比较完善了。但,必须说明的是,“等效分”,只是把排名多做了一步换算的结果,并不是颠覆排名;等效分的应用场景,也不是替代“排名法”,只是排名法的一种变形、应用更简洁而已。等效分如何换算等效分如何换算呢?也很简单,就是“(1)分数换排名(1),(1)排名对排名(2),(2)排名换分数(2)”,不用细述。

(1)和(2),想是谁,就是谁,一次换到位。不过,要注意一下的,是不要简单的“排名绝对值”对应“排名绝对值”,这样就不能避免前面所说的“排名误差”,用“排名占比”对“排名占比”,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误差。等效分应用场景(推荐)1、志愿填报,院校和专业定位比对。这个场景,应用相对简洁方便。比如说,孩子期末,海淀理科考了600分,放在以往,要看它是海淀多少名,相当于北京市多少名,那往年这个名次都能上那些学校那些专业呢?还要将目标校和目标专业换成排名,来比较。繁琐而且不直观。现在一次换算好了等效分,那直接拿这个分数,比对大厚本就行了,够不够,过线多少,在不在靶心位置,一目了然,简洁方便。

2、成绩提升目标确定。这个场景,应用非常直观,有说服力。比如孩子这次考了600分,目标是A校,您一比对,和孩子说还需要努力,再提升1000名(北京市),孩子没感觉,这1000名是多少啊?如果您用等效分,和孩子说,就这次这个难度,还要努力提升10分,非常简便,孩子心里也有底,容易把目标拆解开来,能实现。扩展一下,孩子有多次考试,如果看稳定性,换算成上万名甚至几千名以后的名次,都很难说波动大小,如果用折线图表现稳定性,数轴太大,很难说波动大小,比较不好看出问题。如果统一换算成等效分,对应一个目标,比如说13年高考,这时候再画折线图,非常直观。当然,也必须说明的是,“等效分”与排名相比,因为绝对值变小,不能由此盲目乐观,还必须认清形势。尤其是在考题简单的时候,一分一操场,1分之差可能百名之外,所以也要结合排名来应用。

2025-05-25 06:54:33

其他答案

刘老师 已认证
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你心中有信念,脚下就有力量。希望你们在...

在报志愿时,我们首先要把你的分数进行转换成上年的分数,也叫等效分。因为今年的高考分数由于题型的难易程度不同,580分和上年的580分不一定等值,所以要用排名法换算。就是今年的580分相当于上年多少分?

先说排名法:比如在某省理科考生高考成绩620分,排名是8000名,那你要找到上年的理科一分一档表,然后去找接近于8000名的位置(因为不一定直接有你相同的位次,越接近你的排名越好),看看他对应多少分,假设是630分,那这个分数就是等效分,可以理解为今年的620分相当于上年的630分。然后用630分去比较上年我能去哪些学校。

再说线差法:假设该省当年一本线为468分,那么你要找到上年的一本线,经查为496分,理科考生高考分数为546分,我们来算一下他比当年一本线高多少分呢?用546分减去当年一本线468分,得出结果为78分,然后用78分在加上年一本线496分得出结果为574分,也就是今年的546分相当于上年的574分,然后用574分去查询我能进入哪些学校就可以了!

当然很多人会说,哪个准?我的观点是在一本线上或者招生人数少的省份用排名法更接近;如果招生人数太多比如广东河南山东在二本用线差法也是可以的,特别是接近批次线的考生使用线差法越好一些!

无论是排名法还是线差法都有一定的误差,只是排名法误差更小一些。

2025-05-25 06:54:33

其他答案

李老师求职指导 已认证
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你心中有信念,脚下就有力量。希望你们在...

第一种方法:依据全省位次换算等效分

以山东省的普通类考生张三为例(方法适合各个省的考生),他在2022年夏季高考中考了620分。

第1步,找到张三的全省位次。

高考成绩发布后,各省教育招生考试院都会在官网发布本省考生的一分一段表。考生登录教育招生考试院的官网,找到相应科类的一分一段表(分成普通夏考、艺考、春考、体育等科类),在一分一段表上根据自己的高考分数,就找到了自己的全省位次。比如张三的620分对应的全省位次是7171。

第2步,找到去年7171对应的高考分数。

通过本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的官网找到去年的相应科类的一分一段表。打开2021年的一分一段表,就会发现这个表上根本就没有7171这个数字。

怎么办?

找到与7171这个数字接近的两个位次,分别是6996和7293。这两个位次对应的高考成绩分别是624分和623分。

也就是说,张三2022年高考的分数620分,就相当于2021年高考的624或者623分。

624和623就是张三高考成绩的等效分。

然后根据这两个等效分去查询哪些大学或者专业的录取分数是624或者623,这些大学或者专业就可以成为你碗里的“菜”。

第二种方法:用线差法换算等效分

什么是线差呢?

这里面的“线”就是指分数线,分数线一般有两种:各省发布的各批次的控制线;各高校录取分数线。

这个“差”是指什么呢?就是指上面两种分数线与考生高考成绩之间的差。

举例说明:

山东省普通类考生李四今年的高考分数是590分。

山东省发布的2022年夏季高考批次分数线情况是这样的:

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是513分,一段线是437分。

李四的高考分数与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之间的线差是590-513=77分;与一段线的线差是153分。

接下来再找到山东省2021夏季高考批次分数线情况:

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是518分,一段线是444分。

518+77=595分,那么595分就是你的等效分,可以参考2021年的时候哪些大学和专业录取了595分的考生,这些大学就是你的菜。同理,444+153=597分,录取高考分数597分的考生的大学和专业就是你的碗中菜。

热点导航
学历解惑 考试管理 教育科普 教育解读 大学排名 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