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20 18:16:08
精选答案
了解这三个建议,能让对方听懂你说的话,和听懂对方的“话里有话”。
有一个经典的场景,相信你也应该经历过。有一对情侣吵架。男孩对女孩说:“好了好了,我错了。”女孩不依不饶地说:“那你说说,你错在哪里?”相信你有时候也会觉得女孩,咄咄逼人。可是从关系的语言来看,男孩说“我错了”的时候,其实是在说“我不想跟你说了”。而女孩说“说说你错在哪里”,其实是在说“我不想你这么敷衍我”。这样看来,女孩并没有什么错。那既然多说多错,那选择沉默行不行?不行。从内容的沟通上看,沉默是没有内容的。可是从关系的沟通上看,沉默可以表达很多内容。我们有时的沉默是在表达:“我觉得你不可理喻,所以不想给你说了。”那选择岔开话题行不行?还是不行。因为在关系的沟通上。岔开话题其实还是在说:“我不想听你说了,你说的话不重要。”决定我们言行举止的,不是个性,而是我们在关系中的角色。从这个角度来看,所有关系的沟通是一个隐性的角色分配的过程。可是,既然这个分配的过程是隐性的,我们怎么知道别人对我们的角色期待是什么的?怎么从别人的言行中看到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呢?如果别人的角色期待和我们自己的角色期待发生了冲突,我们我该怎么解决呢?刚才的故事还没有结束。男孩和女孩婚后,孩子4、5岁在一个炎热的下午。少年宫大门边的树荫下,一对中年夫妇在争论,儿子耷拉着脑袋站在妈妈身边。妈妈说:“别的孩子都报奥数,我们家孩子当然也要报!”爸爸说:“孩子这么小,现在就学奥数,让孩子这么累干吗?”妈妈说:“他明明有天赋,认字都比别的孩子早,当然应该报。”爸爸说:“小孩子,学习抓这么紧,别到时候学废了!”人和人之间的互动,都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表面上,我们在讨论很多内容,可是如果我们只顾着对表面的内容信息作出回应,看不到背后真正牵动我们情绪关系信息,就会造成很多误解。这段对话表达的关系语言是什么?从内容上来看,这对父母是在讨论孩子要不要报奥数,两个人的教育理念有分歧。可是从关系上来看,他们其实都在跟对方说:“我比你更懂孩子,所以在这件事上,我比你更有发言权。”这就是关系的语言一旦关系的问题没有解决,我们生活中,不只是恋爱期间的沟通,婚后二人世界的沟通,教育孩子的沟通,都会有类似的争论。要怎么做才能改善现状呢?我们经常说,要对事不对人。可是关系的语言正好相反,是对人不对事。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如果关系好了,什么事都可以谈;如果关系不好,谈什么事,其实都是在谈关系。谈论的内容是表,谈论双方的关系是里。一些公司努力培养“对事不对人”的氛围,但这并不能说明关系不重要,反而恰恰说明关系很重要。要让员工畅所欲言,就要形成这样的关系:领导和员工之间的平等的、相互配合的。如果没有这种关系的共识,领导无论说多少次“我希望你们表达真实的想法,希望你们多提意见”,员工都只会配合他演一个开明领导的角色。而且,关系沟通比内容沟通更加广泛、普遍。如果解决角色期待上的矛盾呢?三个建议:第一,只有直面关系、讨论关系,才有解决关系问题的机会。第二,在了解了关系的语言后,我们要学着从关系的角度理解别人在说什么,并从关系的角度来回应别人说的话。第三,在讨论事情之前,要先思考怎样才能在角色上达成共识。
2025-04-20 18:16:08
其他答案
第一个框:情绪
每个说话者都会带有情绪,大家也通常会把情绪隐藏在语言里,而不特别明显的说出自己的情绪。比如,从一些词语中提现自己的情绪,比如“总是”、“老是”、“每次”、“永远”等等。这些词叫“情绪路标词”,当出现这些词时,就需要意识到,对方是在表达情绪,你需要做的是去安抚对方的情绪。
第二个框:事实
需要从对方的话语中,刨开情绪后的话语,采用新闻中“谁”、“在哪里”、“时间”、“做了什么”等来挖掘事实,而常常有人会说“我觉得”、“我认为”,这些往往不是事实。
第三个框:期待
期待就是对方想让你做什么,他真正想得到的东西。这是通过分析出对方的情绪和事实后,分析出来的。
如果想更好的理解对方说话的用意,可利用反向描述,向对方进行阐述自己听到的信息。
所谓反向叙述,是按照自己理解的逻辑,重新描述一遍前面结构化倾听获得的信息,请对方做个确认。
具体方法,也是三步走:
第一步,响应情绪
这是一个“排雷”的步骤。我们在沟通中之所以会不清楚对方到底想要什么,很多时候是因为情绪的阻隔。对方的情绪会影响他的思考和表达,进而增加我们倾听的难度,因此,我们应该预先排除干扰信息,提前处理情绪这个地雷。这是一个“排雷”的步骤。我们在沟通中之所以会不清楚对方到底想要什么,很多时候是因为情绪的阻隔。对方的情绪会影响他的思考和表达,进而增加我们倾听的难度,因此,我们应该预先排除干扰信息,提前处理情绪这个地雷。
最简单的方式,其实是点破和接纳对方的情绪。最简单的方式,其实是点破和接纳对方的情绪。
这里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说“你别生气,你别着急”。因为这是在否定对方的情绪。对方会把这种否定视为对他本人整体的否定。不管是孩子还是成人,都会更生气。
你要做的,是点破:“我知道,这个时候你肯定特着急。”对对方的情绪给予正面的回应。对方如果感觉到他的情绪被你接纳了,就会慢慢回归到理性状态。
第二步,确认事实
信息挖掘主要是在这一步完成的。我们可以先把听到的事实用自己的话描述一遍:“您刚才说的这几点,我的理解是……,不知道我的理解对吗?”
如果正确,对方就会给你个肯定的确认,如果不对,那他就会补充更多的信息。
第三步,明确行动
所谓明确行动,是按照前面的所有信息,把对方的期待翻译成接下来可实施的行动,让对方清晰地感受到,你确实听懂了他的意思,并按照他的期待规划出了行动。到这一步,就完成了反向叙述——拿到所有信息,也让对方放心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