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雨同舟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红安在就业扶贫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策体系与服务平台
“三大导向”服务体系
以精准化、标准化、全面化为导向,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向基层延伸,覆盖13个乡镇、5个社区及11个村庄,设立20个基层公共就业服务站(零工驿站),实现服务全面覆盖。
精准化服务机制
- 建立重点企业包保制度,构建企业用工信息库;
- 通过“红安就业官微”“i黄冈”等渠道征集就业需求,设立基层就业服务专员,实现就业信息精准匹配。
二、岗位供给与薪资水平
多样化岗位
提供普工、会计、销售、司机、厨师等多种岗位,薪资范围3000-10000元不等,综合月薪可达5000-10000元。
特殊群体专项服务
针对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及就业困难人员,实施“1131”服务,建立“一人一档”,提供个性化就业支持。
三、产业支撑与培训体系
产业扶贫与就业联动
通过“百企帮百村”行动,投入帮扶资金4160万元,安置就业700多人;推动产业脱贫与乡村振兴衔接,支持合作社提供菌种、技术指导等,鼓励农户自产自销。
技能培训体系
开设叉车、中西式面点、苕粉工等技能课程,贴合企业需求和地方特色产业,拓宽劳动者职业发展路径。
四、监督与保障机制
作风建设与监督
建立“大督查”工作机制,通过明查暗访、第三方抽查等方式,强化对扶贫工作的监督执纪问责,确保政策落实。
区域协作拓展
与当阳市等地区开展劳务协作,接收脱贫劳动力30-50名,通过定期提供招聘信息、组织动员等方式巩固脱贫成果。
总结
红安通过政策引导、平台建设、产业支撑和监督保障等多措并举,形成了覆盖城乡、精准对接的就业扶贫体系,显著提升了就业质量与覆盖面,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