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考小黄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就业后付的培训费入账方式需根据费用归属主体和性质进行区分,具体如下:
一、企业承担的培训费
计提时
借:管理费用/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
(根据培训对象部门计入管理费用或应付职工薪酬)
支付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实际支付时冲减应付职工薪酬)
二、职工自行承担的培训费
若培训由职工个人承担,企业需通过“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
借:其他应收款-XXX(员工姓名)
贷: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
(支付时冲回):
借:其他应收款-XXX
贷:银行存款
三、注意事项
费用范围
职工教育经费涵盖上岗培训、职业技能提升、岗位适应性培训等,具体范围需符合《企业所得税法》相关规定。
税务处理
一般纳税人取得专用发票的培训费,进项税额可抵扣,需在支付时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资本化处理
若培训费用符合资本化条件(如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相关培训),则借记“在建工程”或“无形资产”,贷记“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
四、示例
某企业为员工支付培训费10,000元,增值税税率为6%,员工需承担4,000元:
1. 计提时:
借:管理费用-职工教育经费 1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 10,000
2. 支付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 10,000
贷:银行存款 9,600(10,000/1.06)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400(10,000×6%)
通过以上分录,企业可规范核算培训费用,确保财务报表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