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海幻梦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四川省就业扶贫工作通过精准识别、技能培训、岗位对接和创业支持等多措并举,结合政策保障与资源整合,形成系统性工作体系。具体措施如下:
一、精准识别与动态管理
建立完善数据库
依托农村劳动力实名制登记数据库,对贫困劳动力底数进行“三摸排、再确认”,及时补充遗漏人员、调出脱贫人员并纳入返贫监测。
动态监测与反馈机制
定期分析就业失业状况,评估政策质效,通过电话随访、移动办公等方式动态掌握就业人员流向及需求,实现数据共享共用。
二、强化技能培训与就业能力提升
定制化培训体系
开展订单、定向和定岗培训,结合贫困地区资源禀赋开发特色项目(如唐卡、彝绣等文旅培训),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免费培训与补贴
对贫困家庭劳动力提供每年至少1次的免费培训,补贴50元/天食宿交通费用,并支持企业吸纳贫困人员就业给予奖补。
三、拓展就业渠道与岗位对接
公益性岗位与产业扶贫结合
在贫困村开发5个以上公益性岗位,补贴标准不低于300元/月;鼓励企业吸纳贫困人员就业,签订1年以上合同并参保给予1000元奖补。
精准对接劳务输出
优先组织深度贫困县劳动力输出,通过东西部协作机制实施一对一帮扶,提供交通补贴并强化返岗服务。
四、创业带动与政策支持
创业扶持政策
营造创业环境,落实22条促进返乡下乡创业措施,培育致富带头人,支持建设省级创业示范市、县和园区。
稳岗返还与社保补贴
对参加失业保险且不裁员的企业,将稳岗返还标准提至100%;落实失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等政策,支持企业吸纳贫困人员。
五、组织保障与监督机制
责任压实与考核评估
建立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机制,定期开展数据比对复核,将就业扶贫纳入脱贫攻坚成效考核。
挂牌督战与动态调整
对未摘帽贫困县实施挂牌督战,及时调整帮扶策略,确保就业目标如期完成。
通过以上措施,四川省就业扶贫工作既注重“精准施策”,又强化“动态管理”,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协同的就业支持体系,助力贫困群体稳定增收与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