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自己的英雄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关于古代对音乐的称谓,综合多来源信息整理如下:
一、核心称谓
古代最常用的音乐称谓,如《论语》中提到“《韶》《武》雅乐,《楚狂》淫乐”。
与“曲”并称,如《史记》记载“乐以教化”。
特指弦乐和管乐,如《楚辞·卜居》中“凤皇鸣兮龙腾,吉音兮乐笙”。
二、其他相关概念
专用于帝王祭祀的礼仪音乐。
民间音乐或外来音乐,与雅乐相对。
指古代流传的知名乐曲,如《高山流水》。
三、音乐分类
古代音乐形式多样,包括独唱(如《列子·汤问》中秦青的“声振林木”)、对唱、合唱等,乐器分类则涵盖弦乐(丝)、管乐(竹)、打击乐等。
四、音乐理论基础
五音(宫、商、角、徵、羽)与五行、五味等哲学理论相融合,构成早期音乐美学体系。音阶以宫为基准,其他音级可作起始音,形成不同调式。
注:需注意“徵”字在部分资料中写作“微”,实际为同一音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