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实习生签订就业协议需遵循以下步骤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协议法律效力和自身权益:
一、就业协议书的领取与填写
通过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或辅导员领取《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一式三份,确保协议内容完整。
核对信息
仔细校对协议中的个人信息(如姓名、证件号、单位名称等)及单位资质(如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等),避免因信息错误影响协议效力。
明确条款
- 签订前务必与用人单位确认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实习期限、工资待遇、社保缴纳等核心条款,确保与口头约定一致。
- 注意区分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劳动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而劳务合同仅形成劳务关系。
二、签约流程与法律要求
三方签约
- 第一阶段:
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需双方签字并盖章。
- 第二阶段:学校审核通过后,三方在就业指导中心最终签字盖章,完成协议生效。
- 学校审核:
就业协议需经学校就业部门及学生处审核,未经审核的协议无效。
- 档案与户口:明确单位是否接收档案、迁移户口等事项,确保信息填写准确。
三、签约后的权益保障
劳动合同应在新员工报到当日签订,最迟不得超过5日。
法律风险防范
- 禁止签订空白合同或仅由单位盖章的协议。
- 若单位要求先签协议再入职,需向学校说明情况。
权益维护
- 签约后若发现条款不合理,可向学校或劳动部门投诉。
- 实习期间发生工伤等权益纠纷,可通过雇佣关系或实习协议主张权利。
四、补充说明
实习协议与劳动合同:
若单位仅与实习生签订协议,可能被认定为劳务关系,无法享受社保等权益。建议尽量通过三方协议明确劳动关系。
违约金条款:协议中违约金数额需协商确定,过高条款可要求调整。
通过规范签约流程并仔细审查条款,实习生可有效保护自身权益,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