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零就业人员是怎么认定的

零就业人员是怎么认定的

2025-05-13 16:30:45
成就儿时的梦想
成就儿时的梦想已认证

成就儿时的梦想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零就业人员的认定涉及不同类别和条件,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符合标准。以下是综合多个政策文件的核心认定标准:

一、零就业人员的基本分类

根据《就业促进法》及相关政策,零就业人员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失业人员

因下岗、裁员、解雇、停薪留职等原因失去工作的人员。

未就业人员

未参加就业或教育培训,处于待业、家务农、上学等非就业状态的人员。

无业人员

无固定职业或收入来源,未参加任何就业、社保、医保等社会保障的人员。

退休人员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或提前退休的人员。

其他特殊群体

包括低保人员、残疾失业人员、长期失业人员、被征地农民、退役军人等。

二、认定条件

不同类别的零就业人员需满足各自条件,例如:

年龄要求:

一般指16-18岁未就业毕业生或失业人员,特殊群体(如大龄失业人员)年龄上限为男性50周岁、女性40周岁。

健康与技能:需身体健康、能胜任工作,未就业毕业生需具备中等职业学校及以上毕业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就业意愿与家庭条件:有就业意愿、能接受培训,家庭成员无其他稳定收入来源。

三、申请认定程序

材料准备

需提供身份证、失业证、户口簿、最低生活保障证等材料。

申请提交

在户籍地或常住地社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提交申请。

审核流程

经社区初审、街道复核、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确认。

公示与反馈

认定结果将公示5个工作日,接受社会监督。

四、政策差异说明

不同地区对具体条件存在差异,例如:

零就业家庭:

需满足“全家庭成员失业且无一人就业”,但特殊群体(如残疾人、退役军人)可单独申请。

地区附加条件:如通榆县要求家庭成员均为城镇户籍,舟曲县强调公示程序。

建议符合条件的人员咨询当地就业服务机构,了解具体认定细则和申请材料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