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灯塔何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关于签订就业协议后毁约的处理方式,需根据协议条款和实际情况综合判断,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违约方责任承担
明确约定违约金
若协议中明确约定了违约金金额或计算方式,违约方需按约定支付。例如,某案例中,毕业生因公司单方解约无法入职,法院判决公司赔偿其经济损失5000元。
未明确约定违约金
若协议未约定违约金,违约方需赔偿对方因违约造成的直接损失,如对方为履行协议而产生的合理费用(交通费、培训费等)。
二、违约处理流程
书面通知与协商
违约方应及时书面通知对方违约原因及解决方案,双方应本着诚信原则协商解决。若协商成功,可签订补充协议终止原协议。
法律途径
若协商失败,受损方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权,需提供就业协议、通知函、损失证明等证据材料。法院通常会依据《民法典》等法律规定判决违约方承担继续履行、赔偿损失等责任。
三、注意事项
毕业生违约的特殊处理
若毕业生擅自解除协议,学校可能不再负责其就业,并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但若因用人单位违约导致毕业生无法就业,学校可能介入协调。
用人单位违约的后果
用人单位单方面解约需承担违约责任,且可能受到主管部门的行政处分。
建议在签订协议时仔细阅读条款,明确违约情形与责任,尽量通过协商解决争议。若对协议内容存在疑问,可咨询法律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