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求职指导郭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征集志愿填报是高校招生计划未完成时采取的补充录取措施,主要原因及机制如下:
一、征集志愿的主要原因
生源不足
部分高校在第一轮投档时,因考生报考人数未达计划指标,导致专业或整体招生计划无法完成。
超退情况
即使生源充足,也可能因考生不服从专业调剂、身体条件不达标或单科成绩未达要求被退档,且退档人数超过调档比例的超额数,从而产生招生计划缺口。
追加计划
高校在正式招生计划外,可能因学科发展需要或省级协调,向招生部门申请增加招生计划,需通过征集志愿补足名额。
二、征集志愿的补充说明
时间安排
通常在每批次第一轮录取结束后进行,具体时间由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统一安排。
参与范围
仅限未被第一轮录取且分数达到该校投档线的考生填报,已录取考生不可参与。
录取规则
采用“分数优先、专业优先”的原则,未录取考生的档案按分数从高到低投递,直至完成招生计划。若考生排名靠后,可能面临降分录取或错过后续批次机会。
三、注意事项
避免因填报错误影响后续批次
征集志愿与普通志愿属于同一批次录取,但不会影响本科后续批次的录取(如本二批、本三批)。
关注招生计划调整
部分高校可能因新增专业或调整招生计划,临时增加名额,需及时关注省级招考信息。
理性看待征集志愿竞争
由于征集志愿考生基数减少,竞争压力可能增大,建议考生结合自身分数、兴趣和职业规划综合选择。
通过以上机制,征集志愿既为考生提供了二次录取机会,也体现了高校在动态调整中平衡供需关系的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