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作曲音乐怎么结尾

作曲音乐怎么结尾

2025-05-09 01:47:46
吴老师
吴老师已认证

吴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作曲音乐结尾的设计需要根据歌曲风格、情感表达和结构需求来决定。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结尾设计方法及适用场景:

一、完全终止型

主和弦回归

多数流行歌曲以主和弦(如C大调的C和弦)结尾,营造稳定感与完美收尾。例如陶喆的《沙滩》。

下属功能和弦终止

在主和弦前使用下属功能和小属和弦(如Am→F→C),通过和声推进自然回归主和弦,增强解决感。

二、渐弱型

通过音量逐渐减弱至停止,模拟情感释放或故事收尾。例如瓦其依合的《不要怕》。

三、重复型

重复关键乐句或和弦,强化主题记忆点。如任贤齐的《心太软》通过反复询问“你爱我吗”突出情感表达。

四、Solo型

延续高潮情绪,通常以乐器独奏(如钢琴solo)收尾,增强感染力。例如《海阔天空》结尾的激昂solo。

五、突然休止型

所有乐器音量戛然而止,仅留人声,制造反差冲击。例如C调中,1级主和弦后接4级下属和弦再终止。

六、色彩性结尾

离调和弦

使用6级大三和弦(如F→Abmaj7)或降6/7大三和弦(如F→Ebmaj7),增加和声张力。

半音推进

在和弦间加入半音经过音(如F→F→G),强化旋律线与和声的关联性。

七、经典曲目示例

爵士乐:

采用“根音跳跃”技巧,如《Take the 'A' Train》中从C跳至E的琶音进行。

钢琴编曲:使用三和弦转位或分解和弦(如Dm11→G7/13→Abmaj7),丰富层次感。

八、注意事项

情感呼应:

结尾应与曲风和前奏呼应,避免突兀转折。

结构平衡:

长曲建议在副歌后设计高潮结尾,短曲可简化处理。

创新尝试:

可结合多种技巧,如使用非传统终止式(如Dm11→G7/13→Dbmaj7)或突然转调。

通过灵活运用上述方法,可有效提升音乐结尾的吸引力和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