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官何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就业补偿涉及两种不同性质的资金支持,需根据具体情形区分:
一、工伤就业补偿金
针对工伤职工因工致残后的补偿措施,适用于以下情况:
仅适用于五至十级伤残职工;
包括职工主动提出解除合同或合同期满终止;
按工作年限支付,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不足6个月按半年计算);
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高于当地职工月均工资3倍时按3倍计算,且支付年限不超过12年)。
示例:某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伤残,工作年限5年,月工资1.2万元。若当地职工月均工资为8000元,则其伤残就业补助金为:5年×1.2万元/月=6万元(未超过3倍工资标准)。
二、大学生就业补助金
针对高校毕业生的专项扶持政策,适用于:
家庭经济困难、未就业且进行失业登记的高校应届毕业生;
一般按家庭实际支出(如生活费用、职业培训费用)给予补贴,具体金额由学校申请财政支持;
需提供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明、就业意愿声明等材料。
示例:某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小李,获得一次性就业补助5万元,用于支付求职培训费用和部分生活开支。
总结
就业补偿分为工伤就业补偿和大学生就业补助两种类型,前者针对工伤职工的伤残补偿,后者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扶持。两者在适用对象、计算标准及资金来源上均有明确区别。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操作流程或金额计算,建议咨询当地劳动部门或高校就业指导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