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就业补贴冒领怎么处罚

就业补贴冒领怎么处罚

2025-05-06 16:29:13
雨后彩虹
雨后彩虹已认证

雨后彩虹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就业补贴冒领的处罚根据行为主体和情节严重程度分为以下四类:

一般违法处罚

- 个人行为:

以欺诈、伪造材料等手段骗取补贴的,由人社部门责令退回骗取金额,并处2倍以上5倍罚款,同时将违法信息纳入个人信用系统。 - 用人单位行为:虚假招用就业困难人员骗取补贴的,取消其资格,追回已发放补贴,并在36个月内禁止再次申请就业困难认定。

刑事责任

- 诈骗罪:

虚构劳动关系、伪造工资流水等行为构成诈骗罪的,依法判处3-10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例如,2019年某案中两名被告人均被判3年缓刑并处罚金。

行政问责

- 公职人员:

村干部、就业服务局工作人员等因审核不力导致补贴违规发放的,将面临党内处分(如撤销职务、严重警告)或行政问责,追回违规资金。

单位处罚

- 企业或机构:

非国有单位工作人员违规领取补贴的,可能构成职务侵占罪;国有单位人员则可能涉及贪污罪,均依刑法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主要依据《就业援助规定》《社会保险法》及《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结合具体情节确定处罚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