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导师老郭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国家针对弱智群体就业问题,通过政策扶持、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等多方面措施,帮助其融入社会、实现自立。具体措施如下:
一、政策扶持与税收优惠
企业安排残疾人就业(如达到1.7%-25%比例)可享受税收减免,并在资金、物资、场地等方面获得支持。
个体经营扶持
- 优先核发营业执照,免收管理类、登记类行政事业性收费。
- 提供小额信贷扶持,降低创业门槛。
政府采购倾斜
政府采购优先购买残疾人福利性单位的产品或服务。
二、就业安置渠道
福利企业集中安置
通过设立残疾人福利企业,提供适合其能力的工作岗位,并保障其工资不低于同行业水平(可达7000元)。
公益性岗位
设立环卫工、文员等岗位,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发放报酬,并缴纳社会保险费。
按比例就业保障
用人单位未达标时需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用于支持残疾人就业。
三、职业培训与能力提升
免费职业培训
提供手工制作、库单管理、植树养护等适合弱智群体的技能培训。
就业指导与服务
通过职业介绍机构、残疾人就业协会获取招聘信息,并免费提供职业指导。
四、社会保障与权益保障
社会保险补贴
企业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给予50%补助,超比例安置部分按最低工资标准奖励。
反对就业歧视
用人单位不得在薪资、晋升、社保等方面歧视残疾人,违反者将受法律制裁。
五、特殊群体专项计划
庆元县案例:
设102个公益性岗位,包括环卫工、协理员等,工资可达7000元以上。
总结
国家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就业培训等多措并举,为弱智群体创造就业机会。同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其基本权益,助力其实现自力更生。建议相关机构和个人积极对接政策,提供专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