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志愿填报的保是什么意思

志愿填报的保是什么意思

2025-05-05 04:41:55
成就儿时的梦想
成就儿时的梦想已认证

成就儿时的梦想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志愿填报中的“保”是指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设置的保底策略,通过合理规划志愿顺序和院校选择,确保至少有一所院校能够录取,避免因分数波动或志愿填报失误导致滑档。具体含义和注意事项如下:

一、保底院校的作用

规避滑档风险

保底院校是考生最后填报的志愿,主要用于防止因前面志愿未被录取而滑档。例如,某考生分数为680分,前面6个志愿均高于680分但无合适专业,第7个志愿(保底院校)若录取,则可确保入学。

策略性选择

通过“冲、稳、保、垫”的志愿排列,考生可在追求理想院校的同时保留回退选项,平衡理想与现实。

二、填报保底院校的注意事项

避免常见误区

- 不拿新院校或招生计划少的院校保底:

新院校可能存在专业调整、录取规则变动等不确定性;招生计划少的院校若被多人选择,竞争压力会显著增加滑档风险。

- 不依赖单一院校保底:若所有考生均选择同一所保底院校,该校可能面临较大录取压力,需谨慎选择。

合理定位与排序

- 冲一冲:

选择1-2个略高于实际分数的院校,用于冲击理想专业。

- 稳一稳:填报2-3个与分数相当的学校,确保核心志愿有较大把握。

- 保一保:最后填报2-3个低于实际分数10分以内的院校,作为兜底选择。

三、补充建议

参考位次而非分数:由于不同省份、不同年份分数线波动较大,建议结合全省排名而非绝对分数填报。

关注招生政策:特殊类型招生(如强基计划、专项计划)需单独关注录取规则,避免与普通志愿冲突。

通过科学设置保底志愿,并结合“冲、稳、保、垫”的策略,考生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兼顾理想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