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鼓励就业短信的发送需要结合规范与个性化,以下是具体建议:
一、发送渠道选择
通过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政府就业服务平台(如“阳光就业”网)或企业官方渠道发送,确保信息权威性和可信度。例如:
- 学校端:
利用校就业短信系统(如北京建筑大学案例)批量发送招聘信息;
- 政府平台:通过“12333”等官方渠道推广就业政策红包。
使用专业就业信息平台或企业招聘平台(如智联招聘、猎聘)的短信通知功能,覆盖更广泛的求职者。
二、短信内容要点
个性化问候
开头使用“亲爱的求职者”或“[姓名]同学”,增加亲近感。
核心信息传递
- 突出求职建议:如“四化准备”(着装标准化、谈吐谦虚化、能力展示化、遇事冷静化);
- 补充说明:证书虽重要,但个人素质更受用人单位青睐。
行动引导
- 提醒关注官方渠道获取最新招聘信息;
- 强调需通过正规渠道申领政策红包或补贴。
三、发送规范
避免敏感信息
不可包含个人隐私数据(如身份证号、银行卡号),仅发送必要联系方式。
格式优化
- 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分点说明建议;
- 添加学校/企业logo或官方认证标识提升可信度。
四、注意事项
频率控制:
避免频繁发送,建议每周1-2条,防止信息过载;
反馈机制:通过短信模板或回访收集求职者反馈,优化后续通知。
通过以上方式,既能传递温暖鼓励,又能有效传递实用信息,提升求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