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未停步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志愿填报辅导陷阱主要涉及虚假宣传、诈骗行为及服务质量问题,具体可分为以下五类:
- 机构或个人宣称掌握“内部大数据”“精准定位院校”等,实则使用公开渠道(如省级招考机构发布的高考成绩、录取分数)数据,存在误导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
假冒专家身份
- 部分机构以“高考志愿规划师”“高校专家团队”为名,但未获相关部门认证,实际为临时人员,可能诱导考生填报错误志愿或泄露个人信息。
高价服务与价格欺诈
- 以“一对一指导”“保上率100%”等承诺收费,但服务内容与宣传严重不符,存在价格虚高、隐性收费等问题,甚至导致考生经济损失。
伪造录取通知书与诈骗
- 伪造高校录取通知书骗取学费,或通过钓鱼网站窃取个人信息,部分机构还要求提前缴纳手续费。
过度营销与焦虑诱导
- 制造“热门专业”“就业前景”假象,制造焦虑氛围,诱导考生购买服务,实际服务多为通用建议,存在“专业决定论”误导。
建议:
考生和家长应通过教育考试院等官方渠道获取信息,避免轻信非官方机构,不支付任何费用,不泄露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