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后初晴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就业局在扶贫工作中可通过以下综合措施实现精准帮扶:
一、强化就业服务基础工作
完善基层服务平台
在行政村建立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设置“就业扶贫”窗口,配备专业劳动保障协理员,确保服务制度健全、标准规范。
精准摸底与动态管理
对贫困劳动力进行入户调查,建立“一库五名单”(贫困劳动力库、就业需求库、培训名单、公益性岗位库、创业扶持名单),实现动态管理。
二、提升贫困群体就业能力
职业技能培训
开展订单式、定向培训,结合市场需求设计课程,涵盖农业技能、实用技术、电商运营等,提升贫困劳动力就业竞争力。
创业扶持与资金支持
为有创业意愿的贫困群体提供创业培训、项目推荐及担保贷款,落实创业补贴政策,鼓励自主创业。
三、拓宽就业渠道与政策倾斜
开发公益性岗位
通过政府购岗、乡村建设等渠道开发1800余个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贫困劳动力,实现“以工代赈”。
政策倾斜与绿色通道
对贫困家庭求职者开通就业绿色通道,落实公益性岗位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降低就业门槛。
四、强化政策宣传与权益保障
多元化宣传推广
利用电视、网络、社区等多渠道开展扶贫政策宣传,通过“乡村辅导员”入户解读政策,确保政策知晓率。
社会保障与兜底措施
协调相关部门落实贫困家庭医疗救助、教育资助等社会保障,对难以就业者提供兜底安置。
五、建立长效机制
信息平台建设
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劳务市场信息平台,整合用工需求与求职资源,实现精准对接。
定期评估与调整
对扶贫措施进行定期评估,根据市场变化和贫困群体需求调整政策,确保工作实效。
通过以上措施,就业局可有效提升贫困群体就业能力,拓宽增收渠道,助力实现精准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