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关于音乐课课前音乐指令的编写,可结合音乐元素与课堂管理需求设计,具体可分为以下两类:
一、旋律类指令
音阶类
- 上行琶音音阶:用于提示学生起立,因其向上性易引发身体向上伸展的自然反应
- 下行琶音音阶:用于提示学生坐下,与上行琶音形成对比
- 示例:
- 起立:1234|5-|1515|5432|1-(填词为“同学们|好-”)
- 坐下:5-(单独使用)
简单乐句类
- 编写简短易记的乐句,如“一二三四五”或“你好李老师”等,配合拍手或拍腿节奏使用
- 示例:
- 问好:1234|5-|(填词为“同学们|好-”)
- 回应:5-(单独使用)
二、节奏类指令
拍手节奏
- 用“135”的拍手节奏发出口令(如“小嘴巴”),学生用“531”的节奏回应(如“不说话”)
- 示例:
- 教师:135(拍手)→ 学生:531(拍手)
拍腿节奏
- 类似拍手,但用腿部动作,如轻拍大腿,配合简单口令(如“安静”“坐好”)
三、其他实用建议
个性化设计
- 结合班级特点选择口令,如用学生熟悉的儿歌片段填充旋律类指令
- 例如:用《两只老虎》旋律设计“起立”“坐下”指令
配合动作
- 口令与肢体动作结合,如拍手时指向黑板或特定方向,增强指令的指向性
多样化应用
- 课前用于集合、律动或简单游戏,课中用于课堂管理,形成教学闭环
通过以上方法,既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又能有效管理课堂秩序,提升音乐课的趣味性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