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针对青年就业问题,长宁区通过政策支持、平台服务与精准帮扶等多措并举,积极营造青年优先发展的就业环境。具体措施如下:
一、政策支持与补贴
设立创业指导服务,针对大学生创业需求开展系列讲座,提供“一人一表”的就业服务台账,强化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帮扶。例如,推出一次性就业专项补贴,累计发放7.8万元,惠及39名应届毕业生。
就业补贴与社保
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社保补贴,支持小微企业吸纳就业,截至2025年1月,共实现灵活就业88人次,其中小型微型企业就业38人。同时,落实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通过“就业E+青”平台提供政策匹配服务。
二、平台服务与资源整合
数字化服务平台
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一件事”线上服务,实现就业创业证、技能培训、补贴申领等业务的“一站式”办理,累计服务1300余名毕业生。此外,推出“IN动力就业训练营”,开展简历撰写、面试技巧等课程,提升求职能力。
青年驿站网络
建成5个功能丰富的“宜就业”驿站,提供岗位查询、职业指导、政策咨询等服务,实现就业服务“一刻钟”可达。针对海外人才,设立100套青年驿站提供免费住宿,缓解求职过渡期住房问题。
三、精准帮扶与就业对接
分类服务机制
根据青年群体差异,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
- 失业青年:通过“就业服务台账”实施精准帮扶,确保“出现一个、认定一个、援助一个、稳定一个”;
- 高校毕业生:开展“百日千企万岗”招聘活动,累计提供岗位23913个,对接企业133家;
- 特殊群体:通过“摆摊摊”“巡回招聘”等方式,在春节等关键节点提供就业服务。
校企合作与职业指导
深化与高校合作,联合开展职业训练营、模拟面试等活动,累计帮助500余名毕业生提升就业竞争力。例如,与上海商学院合作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线上线下同步进行。
四、其他创新举措
劳务协作品牌:
培育“上海春秋航空乘务员”“长宁绣娘”等3个劳务协作品牌,通过政策倾斜和岗位专项招聘,带动就业3400余人;
国际人才服务:升级海外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实现7大事项65个服务“一站办”,服务近6万人次。
通过以上措施,长宁区形成政策、平台、服务三位一体的就业生态,有效缓解青年就业压力,助力高质量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