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关于本地就业安排的计划撰写,可参考以下结构与内容要点:
一、总体目标
通过政策引导和资源整合,实现城乡就业均等化服务,降低失业率至3.2%以下。
创业带动就业
建立省级创业孵化基地,推动县级创业型城市建设,新增就业岗位4.5万个。
二、重点任务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 建立城乡统筹就业管理机制,实现就业失业手册发放率占二三产业从业人数的25%以上。
- 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提供职业培训、就业指导等一站式服务。
推动创业创新
- 实施“1139”计划:建设1个省级创业孵化基地,1个县级创业型城市,3个就业率达90%以上的区域。
- 提供创业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大学生、农民工等群体创业。
强化就业精准帮扶
- 针对就业困难人员(如残疾人、长期失业者)实施专项帮扶计划,确保再就业率达90%以上。
- 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实现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双困"毕业生就业率达100%。
三、实施步骤
组织管理优化
- 建立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网络,完善就业失业手册、岗位信息发布等基础管理功能。
政策保障与资金投入
- 制定创业扶持政策,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创业项目孵化与成长。
监测评估与调整
- 定期开展就业形势监测,根据数据调整政策,确保目标达成。
四、保障措施
加强队伍建设:
提升就业服务人员专业能力,建立绩效考核机制。
宣传引导:通过政策宣讲、职业培训等活动,提高劳动者就业意愿与技能。
以上内容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调整,建议结合区域产业特色、资源禀赋制定差异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