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自己的英雄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深圳初中志愿填报需结合成绩定位、批次规则及策略,具体方法如下:
一、核心策略:成绩定位与梯度填报
以适应性考试、一模二模等大考成绩排位为参考,结合往届数据(如深户4大高中、非深户40大高中等)划分梯队。例如,A+线定位约40大高中,B+线定位约70大高中。
设置“冲稳保”志愿
- 冲:
选择略高于预估成绩定位的学校(如定位40大高中选20大以内);
- 稳:填报与预估成绩匹配的学校(如定位40大高中选中间段);
- 保:设置1-2所保底志愿(如定位40大高中选后10名)。
二、批次规则与志愿结构
- 自主招生批:
单独报名,可重复选择指标生或第一批次学校;
- 指标生批:1所学校,可跨批次选择;
- 第一批次:12普高+4中职(民办无限制,中职可不填);
- 第二批次:18中职(建议若需中职可填);
- 第三批次:6市外中职。
录取优先级
自主招生 >
指标生 >
第一批次 >
第二批次 >
第三批次,一旦被录取即止。
三、填报流程与注意事项
志愿修改规则
填报后3次确认即可锁定志愿,未确认自动生效。
专业选择建议
结合兴趣与职业规划,优先选择对口专业。例如,计算机应用专业需425分以上。
信息收集与咨询
及时关注学校简章、招生动态,可通过宣传片、校友或老师获取第一手信息。
四、风险规避
避免只报同一层次志愿,确保覆盖不同梯队;
若第一批次未被录取,可考虑第二批次中职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