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关于已签订的就业协议解约,需根据协议条款和实际情况选择合法途径,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协商一致解约
与用人单位协商解约原因(如工作调动、个人发展等),达成书面解约协议,明确解约时间、违约金等条款。
向原单位提交解约申请及个人身份证明,单位审核通过后出具解约证明。
持解约证明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办理协议注销或变更手续,完成新协议签约。
二、法定解约情形
若用人单位存在以下情形,可依法解除协议:
未按照约定提供劳动条件
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
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形
注意:法定解约需提供相关证据(如工资条、社保缴纳记录等),并保留书面沟通记录。
三、电子协议解约流程(部分地区适用)
在就业平台回传纸质就业协议至系统,完成初始解约申请。
上传解约函、违约金支付凭证(如转账记录)等附件。
提交《电子协议补发申请表》及附件,经辅导员和院系审批后,可重新签订新协议。
四、注意事项
若协议约定违约金,需符合法定限额(如不超过培训费用),否则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保留解约申请、沟通记录、支付凭证等材料,避免后续纠纷。
正常合同期内需提前30天书面通知,试用期提前3天,超期可能需承担违约责任。
解约后应及时办理社保转移、档案交接等手续。
建议优先通过协商解决,若遇单位违约,可结合协商和解、法律途径(如劳动仲裁)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