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想的翅膀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关于就业工伤责任的承担,需根据劳动关系及工伤发生时的具体情况综合判断,主要分为以下情形:
一、用人单位依法参保的情况
若用人单位已依法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工伤发生后,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医疗费用、伤残津贴等基础待遇,用人单位则承担停工留薪期工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差额部分。
用人单位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若用人单位未依法参保,所有工伤赔偿费用(包括医疗费用、伤残津贴等)均需由用人单位自行承担。
二、用人单位未参保的情况
用人单位承担全部责任
用人单位未参保时,工伤赔偿费用由用人单位全额支付,包括:
- 医疗费用、康复费用
- 停工留薪期工资
- 伤残津贴(一至四级伤残)
-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 死亡相关待遇(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工伤保险基金后续补缴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责令用人单位限期补缴工伤保险费及滞纳金,补缴后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共同承担新发生的费用。
三、特殊用工情形
劳务派遣
- 被派遣职工在用工单位工作期间受伤,派遣单位为工伤保险责任单位;
- 若用工单位存在过错(如提供不安全环境),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需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个人挂靠
被挂靠单位为工伤保险责任单位,承担工伤赔偿责任。
多单位就业
职工同时与多个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时,各单位均需分别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工伤由受伤时所在单位承担责任。
四、工伤认定与举证责任
认定标准:
由用人单位在事故发生后30日内提出申请,或职工及近亲属在1年内提出;
举证责任:用人单位若主张职工不属于工伤,需承担举证责任(如提供事故非工作原因证据)。
五、其他注意事项
弃保无效:职工自愿放弃社保不能免除用人单位的工伤赔偿责任;
责任划分:劳务纠纷需根据双方过错比例确定责任,但不得对抗法定工伤赔偿义务。
以上责任划分均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执行,用人单位应依法履行参保义务,以规避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