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关于高考志愿中家乡相关信息的填写,需根据考生类型和当地政策进行区分,具体说明如下:
一、户籍地与学籍地的概念
指考生身份证上登记的家庭住址,通常与出生地一致。
指考生当前注册学籍所在地的行政区划,如山东籍在外省就读考生需按学籍地填报。
二、填写原则与格式
- 应届生:优先选择户籍所在地,需在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并填报志愿。
- 外省户籍山东学籍考生:只能选择户籍地。
- 复读考生:若与原户籍地一致则填户籍地,否则填复读学校所在地。
学籍地填报
- 山东籍在外省就读考生:必须选择学籍地。
- 其他省份考生:通常需按户籍地填报,但部分省份允许按实际就读地填报,需提前确认当地政策。
三、填写格式要求
地址规范:
按“省+市+区/县+街道/镇/乡+详细地址”格式填写,注意地名大小写规范。
联系方式:需提供户籍所在地或学籍所在地有效的联系电话。
四、注意事项
不同省份对生源地、户籍地、学籍地的认定标准不同,建议考生提前咨询当地教育考试院或招生办,确认具体要求。
务必仔细核对户籍或学籍信息,避免因信息错误影响录取。
如户籍迁出未办理迁出手续,一般仍以原户籍地为准。
五、示例
户籍地为山东青岛,学籍地为江苏南京的考生:填报志愿时选择“户籍地(山东青岛)”,并以此地为准进行体检、高考和志愿填报。
户籍地为广东广州,学籍地为广东深圳的考生:若选择广州高校,需确认该校是否接受深圳学籍考生,一般建议以户籍地填报。
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前,通过官方渠道(如省级教育考试院官网)核实最新政策,确保信息准确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