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官何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幼儿园音乐打击课的教学设计需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通过趣味性和互动性强的活动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和团队协作能力。以下是一个系统的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标
认识并了解常见打击乐器(如铃鼓、木鱼、沙锤等),知道其名称和特点。
掌握基本打击乐技巧(如敲击、摇晃、摩擦),学习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节奏型。
激发对音乐打击乐的兴趣,培养创造力和表现力。
二、教学准备
木鱼、铃鼓、沙锤、三角铁、碰铃等打击乐器,塑料瓶、管道等自制乐器。
宽敞的教室或活动室,地面铺上软垫以防滑倒。
节奏明快、结构简单的乐曲(如《快乐打击乐》),CD或音乐书籍。
三、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做拍手、跺脚、身体摇摆等简单律动,活跃气氛。
2. 认识打击乐器(5-10分钟)
展示各种打击乐器,引导幼儿观察、触摸并猜测声音来源。
讲解乐器名称、演奏方法及音色特点(如三角铁颤音、沙锤适中响度)。
3. 学习打击乐技巧(10-15分钟)
教师示范基本技巧(如三角铁左手提绳敲击、沙锤手腕抖动)。
幼儿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姿势。
4. 学习节奏型(10-15分钟)
教师教授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基本节奏,通过拍打乐器配合音乐。
幼儿分组进行节奏练习,逐步增加难度。
5. 合作演奏(10-15分钟)
幼儿分组选择乐器,按照教师设计的节奏进行表演。
引导幼儿注意配合默契,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6. 游戏与拓展(5-10分钟)
抢鼓游戏:幼儿轮流击鼓,其他幼儿猜击鼓面材质。
乐器组合:幼儿自由组合乐器,探索不同声音组合效果。
家庭作业:家长协助制作简单乐器(如塑料瓶装沙子),并练习节奏。
四、教学评价
记录幼儿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兴趣表现。
通过演奏展示,评估幼儿对节奏、技巧的掌握情况。
收集幼儿和家长的意见,调整教学方法。
五、注意事项
强调正确持乐姿势(如三角铁提绳、铃鼓轻拍),避免因错误动作产生噪音。
中大班选择结构复杂的乐曲,小班以简单拍打为主。
活动前检查乐器安全性,避免小零件脱落等意外。
通过以上步骤,幼儿园音乐打击课既能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又能促进他们的动手操作和团队合作意识。